一般车子多久保养一次?4s店:一般1万公里左右做次保养
首先,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概念,那就是里程数,一般来说,我们所说的公里数指的是车辆的续航里程,而并非实际行驶的公里数。因此,我们在计算距离时,一定要将两者区分开来。
其次,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大部分家用车的续航里程为300~500公里,当然,这个数据只是参考值。由于不同品牌、不同车型之间存在差异,因此具体数值也会有所差别。
最后,4s店的工作人员会告诉我们,一般情况下,我们的爱车在行驶1万公里左右就需要进行常规性检查了。比如更换机油和机滤、检查轮胎、清洗积碳等等,这些项目基本上花费不了多少钱,而且能够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转。
那么,1万公里左右的汽车到底应该做哪些保养呢?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1、换机油和机滤。这是比较基础的养护工作,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。一般来说,每5000~6000公里就要对发动机进行一次清洗,同时也要更换机油和机滤,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。
2、检查轮胎。轮胎作为与路面接触最多的部件之一,其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驾驶的安全性。通常情况下,我们的车轮磨损程度是比较均匀的,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胎壁也会逐渐变薄,从而影响到抓地力。因此,建议各位车主定期给车轮进行检查,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。另外,如果出现漏气的情况要及时修补或更换。
3、清洗积碳。积碳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油中的杂质过多导致的,它会对发动机造成一定的影响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,建议大家定期清理掉体内的积碳。具体的做法是将节气门开到最大位置,然后加入适量的汽油并怠速一段时间即可清除掉体内的积碳。需要注意的是,加注汽油时不要过量,以免导致油箱受损。
4、调整点火时间。有些朋友认为只要把火花塞的点火时间调整得越久越好,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正确。因为长时间的点火不仅会导致油耗升高、动力下降,而且还会加速零件的磨损。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隔3~5分钟就检查一下火花塞的工作情况,当发现其温度过高或者产生其他异常现象时,要及时进行调整。